-
第二天一大早,沈宝英骑着自行车来到自己的小平房院门口,工人们已经在等了。
这些工人都是专业的,带着设备,一看到沈宝英来,就掐掉烟,站起身冲她问好。
沈宝英见大哥守信,付了定金,打开院门,七八名工人直接开干。院门两边土垒起来的小房子很好弄,没费什么力气,其中一间土房子就剩下一半的墙。
旁边的大姐听到动静出来看热闹,见沈宝英在门口站着,便搬来两个小马扎,热情的邀请沈宝英坐下来,边看边聊天。
沈宝英坐在马扎上,问:“大姐,您孩子呢?”
“我婆婆带着在楼里住,我省心呢。”大姐说:“妹子,你这把房子推了,计划怎么弄?”
沈宝英就跟大姐大致说了下,大姐回答:“哎呦,这样改是不错!我呢是有其他住处,这里不长住,就没好好弄。”
沈宝英猜测,这大姐家条件应该还不错,刚刚说还有楼房住。
90年代能住得起楼房的,不是国企员工就是阶级工人,要不就是军属,普通老百姓住的都是家里的胡同四合院,想要楼房还得靠分配,面积大小也由户口本上的人头决定。
大姐就这样陪着沈宝英聊了一上午,快到中午的时候,大姐还热情...